端午節特輯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
家味龍舟糭 2025
端午節2025 :家味龍舟糭
包糭係端午節傳統,響農曆五月初五會食糭。
今年端午節在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,我做了4款創新的家味龍舟糭同朋友分享。
家味裹蒸糭
裹蒸,又稱裹蒸糭,為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特產,屬於糭的一種。裹蒸曾經被納於宮廷食制之中用西江兩岸特有的冬葉來包裹,以水草包紮成枕頭形,材料用糯米、綠豆、五香半肥瘦豬肉按10:6 :4的比例包裹,體形較大,用水煲制8小時以上而成,口感鬆化。冬葉有獨特的清香與優良的防腐作用。是肇慶人作為春節探親拜年的禮品,寓意豐衣足食和來年好運。
現今的裹蒸糭品種繁多,因應不同人士之喜好,我今次用餡料包括溏心鮑魚、冬菇雞、柱侯牛腱、鹹蛋黃、蝦米、金針、香菇、鮑魚菇、蘑菇等等。
裹蒸糭顧名思義就是包裹水蒸的糭,所以包裹的形狀應該是枕頭形,做法是水蒸。
▲ 1. 溏心鮑魚裹蒸糭
溏心鮑魚和蝦米,食出海味,加上鮑魚菇,增添鮮味。
主料:糯米,去衣綠豆,
餡料:溏心鮑魚,蝦米,鮑魚菇
醃料:生抽,蠔油,日本清酒,薑蓉,洋葱蓉,大蒜蓉,月桂葉,雞高湯,冰糖
包裹:竹葉,細繩
蘸醬:醃料,大蒜,洋葱,薑,冰糖,鹽,鷹粟粉+水,生油
做法
1. 把新鮮或冰鮮鮑魚肉從殼拿出,將内臟和嘴除去,撒點鹽,用擦子擦乾淨,清水冲洗。把洗淨鮑魚放入不銹鋼蒸碗,加入醃料蓋過鮑魚,放在蒸鍋或蒸爐以極慢火燜 3至4天直至柔軟。把盛有鮑魚和醃料汁的不銹鋼蒸碗放入雪柜冷藏一天。用水浸泡蝦米半天,清水冲洗鮑魚菇,切長片。
2. 分别用清水洗淨糯米和綠豆,分開糯米和綠豆浸水2小時,直至發脹即可,排掉水分。
3. 把竹葉用水洗淨,放在熱水灼軟。
4. 包糭:
先把3塊竹葉平行叠在一起,葉的光面對上,先放5湯匙糯米在葉面中間, 弄成5吋x3吋,綠豆1湯匙灑在米上, 把餡料層搭在米的中間,最後放另一半糯米在頂蓋着餡料,摺成枕頭形,用細繩扎起,但不用太緊,因爲米煮熟後會膨脹。
5. 水蒸:
把糭放在圓形不銹鋼蒸碗或烤盤,倒水到碗剛好覆蓋着糭子,放碗入蒸爐或隔層蒸鍋蒸熟。
蘸醬做法
1. 開火燒熱鍋,加生油,放大蒜,洋葱,薑,爆香,放醃料汁,糖,鹽,攪拌均匀,加鷹粟粉水把醬汁調稠。
2. 用篩過濾醬汁。
▲ 2. 冬菇雞裹蒸糭
菇鮮肉香,香菇與雞就是絕妙的搭配,雞的鮮味。金針花又稱黃花菜,富含了許多人體所需的營養素,其中鐵質含量更是菠菜的2倍, 功效有忘憂安眠、消食等好處。 加上鹹蛋黄,更加好食,又有食療效果。
主料:糯米,血糯米,去衣綠豆,
餡料:雞肉,香菇,金針,洋葱,鹹蛋黄
醃料:生抽,蠔油,花雕紹興酒,薑蓉,洋葱蓉,大蒜蓉,月桂葉,孜然粉,雞高湯
包裹:竹葉,細繩
蘸醬:醃料,泡冬菇和金針水,大蒜,洋葱,薑,糖,鹽,鷹粟粉+水,生油
做法
1. 分别用清水洗淨糯米,血糯米和綠豆,將血糯米,糯米和綠豆分開浸水2小時,直至發脹即可,排掉水分。
香菇,金針浸水2小時,泡香菇和金針水留下備用做蘸醬。
2. 雞肉用醃料醃5小時,將雞肉,香菇和醃料倒入鍋燜熟,把醃料汁留下備用做蘸醬。咸鴨蛋用水煮熟,除去殼和蛋白,留下蛋黄備用。
3. 把竹葉用水洗淨,放在熱水灼軟。
4. 包糭:
先把3塊竹葉平行叠在一起,葉的光面對上,先放2.5湯匙血糯米和2.5湯匙糯米在葉面中間, 弄成5吋x3吋,綠豆1湯匙灑在米上, 把餡料層搭在米的中間,最後放另一半糯米和血糯米在頂蓋着餡料,摺成枕頭形,用細繩扎起,但不用太緊,因爲米煮熟後會膨脹。
5. 水蒸:
把糭放在圓形不銹鋼蒸碗或烤盤,倒水到碗剛好覆蓋着糭子,放碗入蒸爐或隔層蒸鍋蒸熟。
蘸醬做法
1. 開火燒熱鍋,加生油,放大蒜,洋葱,薑,爆香,放醃料,泡冬菇和金針水,糖,鹽,攪拌均匀,加鷹粟粉水把醬汁調稠。
2. 用篩過濾醬汁。
柱侯醬係起源自廣東佛山嘅醬,用黃豆、蒜頭、薑、陳皮、食鹽、食糖、芝麻同生抽整。主要用響肉食,例如炆牛腩,牛𦟌。
柱侯牛𦟌是一道以鮮牛𦟌、柱侯滷料為主要食材製作的美食,香氣四溢,食過返尋味。
主料:糯米,血糯米,去衣綠豆,
餡料:牛𦟌,啡蘑菇 Crimini Mushroom,紅蘿蔔,陳皮,洋葱,鹹蛋黄
醃料:五香粉,陳皮,豆豉, 豆瓣醬,黑椒,芝麻,生抽,蠔油,花雕紹興酒,大蒜蓉,洋葱蓉,薑蓉,腐乳,冰糖,水
包裹:竹葉,細繩
蘸醬:醃料,陳皮水,大蒜蓉, 洋葱蓉,薑蓉,糖,鹽,鷹粟粉+水,生油
做法
1. 分别用清水洗淨糯米,血糯米和綠豆,將血糯米,糯米和綠豆分開浸水2小時,直至發脹即可,排掉水分。
陳皮浸水2小時變軟, 陳皮水留下備用做蘸醬。
2. 牛𦟌用醃料醃5小時,將牛𦟌,陳皮和醃料倒入鍋燜熟,把醃料汁留下備用做蘸醬。咸鴨蛋用水煮熟,除去殼和蛋白,留下蛋黄備用。
3. 把竹葉用水洗淨,放在熱水灼軟。
4. 包糭:
先把3塊竹葉平行叠在一起,葉的光面對上,先放2.5湯匙血糯米和2.5湯匙糯米在葉面中間, 弄成5吋x3吋,綠豆1湯匙灑在米上, 把餡料層搭在米的中間,最後放另一半糯米和血糯米在頂蓋着餡料,摺成枕頭形,用細繩扎起,但不用太緊,因爲米煮熟後會膨脹。
5. 水蒸:
把糭放在圓形不銹鋼蒸碗或烤盤,倒水到碗剛好覆蓋着糭子,放碗入蒸爐或隔層蒸鍋蒸熟。
蘸醬做法
1. 開火燒熱鍋,加生油,放大蒜,洋葱,薑,豆豉,爆香,放醃料, 陳皮,陳皮水,糖,鹽,攪拌均匀,加鷹粟粉水把醬汁調稠。
2. 用篩過濾醬汁。
家味鹼水糉
鹼糉,香港稱鹼水糉,臺灣稱焿糉,俗作粳糉,是一種米粒稍呈粘糊狀,口感近似粿的糉子。一般不包餡,本身沒有味道,多沾白糖食用;亦有包紅豆泥作餡者。常見於亞洲,在香港、澳門、廣東沿海、福建、台灣、泰國、印尼等地都是端午節常見的傳統食物,日本也看得到。
鹼水 / 梘水
在糉子裏放食用鹼水的作用是:
1.提升口感;放鹼水之後的米更容易煮熟、煮爛。
2.色澤好看:放鹼水之後的米微微發黄,比較有色澤。
3.便於保存:放鹼水之後的米更利於保存,不放的話容易壞掉。
純白的淨糯米才可以做出最軟滑的鹼水粽,而鹼水分量亦得控制得宜,方法是1斤糯米混入少於1兩的鹼水,太多就會辣口,太少則唔夠滑。
食用鹼水加到糯米中,比例是糯米的1%至3%。
例子:糯米 500克, 鹼水1湯匙
買不到鹼水怎麽辦?不要緊,自己做。
《自製鹼水做法》:
2茶匙蘇打粉(baking soda)+ 200ml水,沸騰後繼續大火煮5分鐘。
▲ 4. 紅豆蓮子鹼水糭
紅豆蓮子鹼水糭擁有香港人喜愛的紅豆沙口味,散發竹葉的芳香,糯米的甜美,蓮子的清香,陳皮的甘香。
主材料:糯米,鹼水(粤香園雪梘水)或蘇打粉(Arm & Hammer Baking Soda)+水
餡料:紅豆,蓮子,陳皮,冰糖,片糖
包裹:竹葉,細繩
蘸料:楓樹糖漿 maple syrup或粟米糖漿 corn syrup
方法:
1. 用清水洗淨糯米,糯米浸水1至2小時,直至發脹即可,排掉水分,然後加入鹼水攪勻,等它變黄。加入鹼水的糯米也可放置1至2小時,使之更入味。裹糭前可放入生油,使之變得更滑,也避免黏住糭葉。
2. 先將紅豆泡水約半天至柔軟,加入冰糖和片糖用水蒸至半熟壓碎,陳皮泡水至柔軟切絲,將紅豆和陳皮混合,搓成球狀, 在中間放入1或2粒新鮮或泡好蓮子。
3. 把竹葉用水洗淨,放在熱水灼軟。
4. 包糭:
先把兩塊竹葉平行叠在一起,葉的光面對上,摺成三角漏斗,葉尖的一邊是比另一邊較長,是用來最後封口。放一半浸泡好鹼水變黄的糯米入漏斗尖,放球狀餡料在中間,最後放另一半糯米在頂蓋着餡料,把短的葉尾端摺上蓋着米,長的葉尖端封口摺起來包好,弄成金字塔型,用細繩扎起,但不用太緊,因爲米煮熟後會膨脹。
5. 水蒸:
把糭放在圓形不銹鋼蒸碗或烤盤,倒水到碗剛好覆蓋着糭子,放碗入蒸爐或隔層蒸鍋蒸熟。
注意:水蒸可防止味道和營養遺失太多,水煮就會。
待續,環球時令沙律 2025
3.2.3 非洲篇:蘇丹,肯亞,埃塞俄比亞
發佈者:食家 Chef Kar
Comments
Post a Comment